摆放在路边的分类垃圾桶

日前,记者来到鸠江区汤沟镇冠军村走访发现,整个村子整洁大方,村民们精神饱满。近年来该村通过践行“桶长制”、“垃圾分类”、“门前三包”、“家禽圈养”等改变了村容村貌,通过调整“四会”、完善村规民约、居民参与,让移风易俗不走样不吹气。一位村民议事会成员说:“我们村对美好乡村的认识就是村庄要整洁美观,日子要过好,人的心灵要美、有精气神”。

垃圾分类 家禽圈养

整治环境有办法

在冠军村的老照片里,记者注意到,村里的水域基本上都能看见有垃圾漂浮物,有的沟渠里甚至满是塑料袋、农药瓶等垃圾。村里道路上家禽家畜随意“散步”,遍地禽畜粪便。

2017年4月开始,村党总支带领大家清理湖塘沟汊、村庄道路、堂前屋后等地的积存垃圾,补栽补种绿化修剪杂草杂树,修补破损的道路堤岸,清洗粉刷宣传栏与墙壁等,所有村民觉得眼前一亮。村党总支顺势而为,在村里逐步推广起“垃圾分类”、“门前三包”等办法。

记者注意到,如今该村湖塘水清岸绿,四周白墙黛瓦,给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恬适之感。在村内,不管是道路还是田边,几乎看不见有乱丢弃的垃圾。在村口,或者居民必经的道路上,记者还注意到一同摆放着两个垃圾桶,一个标贴有“不可腐烂”,另一个标贴“可腐烂物”,有些垃圾桶旁还有“桶长”公示牌。村里还落实“桶长”制,通过这一制度来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、袋装、入桶的习惯。

在村里走访时,记者还注意到,这里的鸡鸭等家禽均圈养起来,避免粪便污染环境。每家每户门口墙上都张贴着“门前三包”责任牌,对村民家门口绿化、卫生、秩序进行提醒。

一位村民说:“我们现在已渐渐养成了这种卫生习惯,就连地里用过的化肥袋等垃圾也会用袋子装好,带回村里放进垃圾桶”。

厚养薄葬示范带动

移风易俗讲实效

随着村民生活越来越好,一些陈规陋习开始“沉渣泛起”。为了抵制这一歪风邪气,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冠军村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了村网格干部工作任务和责任,让干部和党员带头开展移风易俗规定和要求,纳入党员学习内容,调整了“四会”(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、禁赌禁毒会)组成人员,制定制度并上墙。记者走访中发现,有村民自行编写的村规民约“三字歌”,通俗易懂,朗朗上口,内容从公益责任到日常生活规范均有涉及。

据介绍,该村推进移风易俗首先是注重示范带动,不久前村里有位居民因车祸去世,子女感念父亲操劳一生想风光大葬,红白理事会得知后上门劝导,算经济账、人情账等,最后做通了当事人的工作,也得到了他们的真正理解。这件事在村里影响很大,引发了大讨论,“四会”也借此进行宣传引导,使村民对厚养薄葬有了认可。

移风易俗是让村民受益的事,应该让村民最大限度参与。这也是冠军村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识,因此该村“四会”注重吸收有一定威望,思想进步的新乡贤、“五老”为成员。在移风易俗现场推进中,冠军村注重寓教于乐。在村里文艺演出中,节目《都是彩礼惹的祸》很接地气,村民从身边故事中切实体会到彩礼对爱情对亲情的影响。

冠军村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,还考虑立足村民所需,注重综合施策。

记者 吴敏 文/摄